做好班级工作,重在一个“和”字
(益阳市一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)
益阳市一中曹剑锋
尊敬的学校领导,各位班主任老师:
大家下午好!
让我做班主任工作经验发言,实感惭愧。一则自己做的远远不够,二则整个学校班主任工作做得比我好的老师大有人在。承蒙错爱,不敢推脱。只好打一擦边球,说一个字,“和平”的“和”,今天我讲的题目是:做好班级工作,重在一个“和”字。
首先,“和”是一个动词,即“和面”、“和泥”的“和”字。
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。这个“和”不是“和稀泥”的“和”,它是讲原则的。作为班主任,首要任务应该是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资源,力量,形成教育的合力,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个性发展。因此应该调和好三种关系:
一是调和学生与学生的关系。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,同学之间不是太好相处,我认为主要是他们自私自利、没有责任心在作怪。因此,接手任何一个班级,我都是先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,让他们承担一定的班级事务,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。举个简单的例子。我们班收作业,不是由一名组长收,而是由61名组长收。高一阶段,从第一排至第五排分别负责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,第六排负责政治历史、第七排负责地理生物。背书也是如此,要求学生不要扎堆到组长那里去背,就要求前一排的同学到后一排那里背。这样,不但提高了全体同学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,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,深受鼓舞。
二是调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。我担任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,从初中到高中,从普通高中到省示范高中,一个最深的感触便是,一个班主任能耐再大,如果没有任课老师的支持,这个班级是搞不好的。因此,给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介绍班级任课教师时,我都是说我们班的老师实力是最强大的,最科学的,能文能理。经验丰富,精力充沛,完全可以和珍珠般的老师媲美,就我这个班主任差点。同时,我也积极鼓励我班的同学向任课老师多请教,多交流。从高一开始,鼓励他们在积极自主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多向老师请教。一直以来我带的班级向老师请教问题都是非常积极的,比如地理老师何喜清老师就被很多学生亲切地称为姨妈(姨奶奶)。
三是调和家长与老师的关系。我认为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非常简单而纯粹的,那就是战友关系。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识,走到一起的。因此,我和他们平等沟通交流。学校的一些制度和收费的解释,教育小孩的方法,小孩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及变化等等,在培养好他小孩这个目标之内的事情都可以谈。交流的时候,我一般都比较主动,益阳有句老话:水不搅动不浑,人不往来不亲。和家长联系,QQ、微信、家校通,一个都不能少,反正又不要出电话费。
其次,“和”是一个介词。把“和”当介词使用我一般解决班级管理中的两个问题。
一是和谁比较。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喜欢比较。但是稍微不当,便验证了那句“人比人,气死人”古语。因此,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较观,学会比较。我认为比较无外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。比较的目标无外乎是给失落者以信心,给骄傲者以冷静。横比是和别人比,那就要选择角度,围绕目的展开。比如有次我和同学开玩笑说,你和比尔盖茨比,秒杀他,学生就笑。我说,他有你年轻吗?没有!他头发有你的这样黑吗?没有!他的中文有你的这样流利吗?还是没有!也有学生就笑着给我说,是呀,和比尔盖茨比真气人,他在美国大学都没有念完,我还有一门心思想着考大学?烦!我也附和他说,是呀,像哈佛大学有什么了不起?我要是考上了也退学!要不,我城市学院都不去,到毕业时拿十几份专科大学的通知书,气死他。纵比就是和自己比,那就是引导学生每天都进步,看看自己的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进步,明天会不会比今天有进步!
二是和谁玩。这个谁不是同学,而是他的兴趣所在。学生关注学习,在学习方面下的功夫多,成绩自然就好,反之,成绩自然就不行!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,高雅的兴趣。我以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例。比如高一年级离学校书店近,不少学生喜欢到书店去买一些漫画书、鬼故事书来看,看这些东西我是坚决反对的,轻则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,重则那些书太过直白浅显,我还担心影响学生的智力。但是只靠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那还得疏。我是这样做的,一是尽量不在教室里看手机,在教室里要不就备课,要不就看一些课外名著。二是因为我自己喜欢看书,喜欢买书,我便将家里的一些适合学生带到学校里来,建立班级的图书室。把每本书都编号,并且打印出内容简介和阅读美点。利用周六的语文课,或者周日下午借给他们阅读。发现效果还不错。
最后“和”是形容词,那就是和气,和顺,和畅,和美,和谐。
古语说得好,君子群而不党。一个班集体,各种气质、兴趣、爱好的学生都有,因此,应该海纳百川,应该和而不同,只要统一在认真学习这面旗帜下,一切力量都可以团结,都应该团结,没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模子。和谐的班级文化的营造,要求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及有针对性、一贯性,又灵活多样、与时俱进。比如和学生交流,可以采用随时闲聊和主题交流相结合的形式;处理学生的问题,可以采用坚持到底和随机应变相结合。只有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,才是好的指导思想;只有把管理原则和学生实践相结合,与时俱进,才会有好的管理办法,才能收到好的效果,才能营造和谐进取的班集体。在管理中,我坚决不撤换班干部。学生很在乎班干部这个头衔,他工作做不好,但是你把他换下来,他心理就会出问题,打击太大,甚至会毁掉他。因此,如果有个别干部不称职,不给力,我就增设副手,调整职责。同时参加工作以来,我兼容并包,从来没有将一个学生拒之门外。我也知道有些孩子很难改变通他,甚至教起来都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。但是,如果把他推到社会上去,至少他连这次宝贵的、或许是很渺茫的、甚至似乎基本没有希望的学习改变的机会都没有。同时,我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晚自习,尤其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,只要他遵守纪律,我都欢迎。我是这样想的,他不喜欢读书,在家里,作业都不想抄写,只知道和家长闹矛盾,到了学校上晚自习,看到老师负责,同学认真,这样的范围下,就算他看半小时小说,读一节晚自习的书,也总比家里强。
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肤浅认识,我深知自己很多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,恳请领导、朋友们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