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成果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学生园地 > 学习成果

  • 强国征文丨国中玉,玉般国
  • 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20-09-27点击率:2383次
    分享到:
  • 谓国者,山河表里,玉饰精琢。玉居国土,光耀九州。

    ———题记

    行于世间十七年,我见过那最美的——玉质中国。这山川,这湖泽,丝毫不负其国土之名,玉饰精琢。

    国人以千年匠人之手精雕之,细琢之,方得山河青翠琉璃透亮于斯至此,成就国中玉,玉般国。

    从极北漠河冰凉流到南海曾母暗沙的炎阳,西域帕米尔高原的风吹到东方乌苏里江面的船上。

    玉质中国,美在川泽湖海,美在万叶千花。

    从百花齐放文体领域到天问一曲航空事业,自南腔北调中国非遗至上天下海尖端科技。

    玉质中国,美在人文积淀,美在未来风潮。

    川泽璞玉,人力作凿,千年匠人手凿开了中国的玉色。国人的凿刀,以文化作基石。

    “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,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。”季羡林先生如是言。

    一身长袍,南怀瑾先生弘扬中国文化;千窟壁画,樊锦诗先生守候敦煌明珠;有琉璃玉碗琥珀光;有大漠孤烟落日圆;吼遍秦腔,看关西豪迈;沂蒙唱罢,叹晓风残日。

    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中国,抱有千年历史悠悠,怀玉生香,润泽万代子孙。

    凿刀之利,在于刀刃。国人之刀刃,乃科技融筑之。

    深沟浅壑,三峡工程,南水北调,雕琢玉石纹理;明纹晰理,“蛟龙”下海,“天眼”仰观,探明每寸玉色;明珠上嵌,“神舟”遨空,“嫦娥”清舞,镶嵌明珠辉映;绳联丝结,一带一路,海陆兼全,连接各地玉石,共同辉映寰宇。

    “科技没有国界,科学家有国界。”“大国工匠”、“最美奋斗者”、“共和国勋章”,中国光耀于东方,褒扬每一位大国工匠!

    玉色如此,当倾力护之。有玉,有护,方成国。

    年初之际,疫情席卷,国之庇佑,于此彰显。

    “把病情最严重的病人,送到我这里来。”钟南山院士于疫情之中屹立如南山,国士无双;“武汉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”,火神山、雷神山,两“山”拔地而起,安定无数民心;“山川异域,风月共天。”物资各地而来,共卫中国同胞。

    经此一疫,有人心惶惶有胆战心惊,但更多应见的是中国坚实宽阔的屹立身影,有不可撼动的力量,给民众以最有力的一剂强心针———生于中国,不畏前险。

    “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生愿在种花家。”武汉这一座玉色剔透的城市,被疫情的浓烟包裹,而中国以其强硬的姿态拨开浓雾,护住了这一座玉色城市,护玉其中,是谓国。

    有玉如此,宁缺爱玉之人?

    “热爱祖国,这是一种最纯洁、最敏锐、最高尚、最强烈、最温柔、最有情、最温存、最严酷的感情。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,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。”

    爱国,位列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第一条,它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。无论是《战狼2》中那一面飘扬的旗帜,还是《八佰》中那一幢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,爱国之情寄寓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,每一物。

    “丈夫许国,实为幸事。”因为生于中华,所以被中华感动。山川湖泽,民生万相,譬如瑾瑜,怀璧其香。

    玉质中国,美似千般景,万卷画。而紧握历史的凿刀的我们,有雕玉之责,有润玉之需,有护玉之力,有传玉赏玉之幸。

    紧握凿刀,磨砺自己,共琢美玉,成就国中玉,玉般国。

    (作者:益阳市第一中学 1802 孙沁怡)

  • 备案号:湘ICP备09005176号     公安机关备案号:43090302000003
  • 地址: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康富北路
  •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:0737-4223347
  • 技术支持:迪赛科技   进入后台